|
五倍子是由倍蚜虫分别寄生在盐肤木、滨盐肤木、红麸杨、青麸杨树叶上,刺激叶组织细胞增生膨大而形成的虫瘿的总称。主要分布在海拔800-1300米的山区,我国的主要中心产区为贵州北部、湖北西北部、陕西南部、云南东北部。
五倍子是我国特有的自然资源,占世界总产量的95%。
而贵州省是全国五倍子中心地区,其产量居全国首位。据史料记载,在清道光年间贵州产的五倍子就通过汉口等地出口国外。1939年我省五倍子产量曾达到5000余吨。建国以后,五十年代年均产量为1800吨,1957产量达2435吨,为当年全国总产量的60%。六十、七十年代产量仅在1000吨左右徘徊。八十年代年均产量升1330吨,占全国年均总产量的3500吨的37.5%,产量居全国之首。
五倍子是我国传统植物出口物资,长期远销日本、比利时、德国、英国、法国、荷兰、美国和香港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,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。随着现代科学科技的飞速发展,五倍子的用途越来越广泛,在制药方面,除了传统中医上用于止血、镇痛、治痢、消痰等外,还广泛用于治疗局部烧伤、肠胃病、流行性感冒等。同时用倍酸合成了杀菌剂、兴奋剂、磺胺增效剂、避孕剂等药剂。另外还是金属防腐蚀剂,重金属锗、钍、钋等浮选剂和沉淀剂,化纤织品的染色固色剂,食品中的防腐剂、保鲜剂,酒精饮料的澄清剂和啤酒稳定剂,多种化学成份的分析推测定剂,多种高感光材料中的显影剂,稳定剂,墨水制造、印刷材料中的添加剂,火箭燃料中的助燃剂和稳定剂,头发染色剂和卷发剂,皮肤洗涤剂、生物标本固定剂多种工业品生产的重要原料。